编发
拂晓哨位(fxsw)
作者
彭勇将军
百科:彭勇,男,汉族,年1月生,河北卢龙人,年8月入党,年12月参加工作,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作战指挥专业毕业,在职大学学历,中将军衔。历任21军63师团战士、排长、副指导员、连长,21军63师作训科参谋,团营长、参谋长,21军61师团团长,61师副师长、师长,21集团军参谋长,47集团军军长,新疆军区司令员等职。
一次干净利落的歼灭战
文/彭勇
年10月19日,我团奉命对越军55号高地实施出击拔点作战,仅用35分钟全歼守敌,打了一场干净利落漂亮的歼灭战。担任主攻的步兵第9连被中央军委授予“攻坚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副连长赵怡忠、战士栾智平分别被中央军委和成都军区授予“战斗英雄”荣誉称号。
反复组织侦察准确掌握敌情
为准确掌握敌情,制定最佳的歼敌方案,努力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,我们先后在出击目标当面开设了7个炮兵观察所和2个步兵观察所,从不同方向、不同角度、不同距离对出击目标进行昼夜连续观察,并逐日将观察情况进行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、由此及彼、由表及里的分析判断,掌握了敌活动规律。同时,9次组织侦察兵和出击分队的干部、骨干进至55号阵地前80-米的距离进行抵近侦察;组织侦察分队在敌前沿连续4个昼夜实施潜伏观察;营长狄国平2次率突击分队干部和骨干抵近敌前沿勘察地形、敌情。经过反复侦察,进一步査明了敌人的兵力部署、火力配系、工事障碍等情况;实地选择了隐蔽的接敌路线,能够屯兵防炮的冲击出发阵地和攻击位置;结合技侦情报,建立了敌情档案。从而,为定下正确决心、制定符合实际的歼敌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。
灵活运用战术出其不意地歼灭敌人
敌55号阵地位于八里河东山当面,是由高地向西北延伸的一条山腿,它既受到其周边诸高地瞰制,又可得到其兵、火力的支援。夺取55号阵地,“犹如老虎嘴里割舌头”,难度极大。因此,只有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,采取敌意想不到的战术手段,才能以小的代价全歼守敌。
一是改变以往拂晓打响的常规。把攻击的时机选择在敌疏于戒备的中午,既利用了敌认为我一般不会中午发动进攻的心理,又得到了阳光斜射便于观察之利。
二是改变炮火准备的常套。攻击发起前5天,以重点炮击的形式进行较长时间的预先炮火准备,杀伤敌人员,摧毁敌工事,麻痹敌心理;攻击发起之日,仍以重点炮击的形式进行直接炮火准备;随即转入短促的炮火急袭,掩护步兵完成冲击准备;我炮火向敌纵深转移后,以直瞄破坏射击摧毁敌新出现的和复活的火力点,支援步兵冲击;冲击发起的同时,以火箭炮大面积覆盖射击压制敌迫击炮,以减少我伤亡。
三是采取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法。出击分队利用夜暗和良好的植被条件隐蔽接敌,在预先秘密搜排了部分通路的基础上,隐秘占领冲击发起阵地;利用敌观察、射击死角,巧妙选择了左右两个突破口,形成钳形攻击部署;采取边打边插边围边抗的战术手段,利用小分队(班、组)、双向小穿插达成小包抄,切断了敌退路,较好地解决了地形限制的弊端。
团团长彭勇(左)与副师长赵文泷
靠前指挥周密组织协同
师、团前进指挥所分别开设在距敌前沿和米的41号、34号阵地,均构筑了观察工事,可实施目视指挥。营、连长紧随突击队后实施跟进指挥,2名副连长亲自带突击群突入敌阵。部队回撤时,左路敌火力威胁较大,营、连指挥员灵活处置,及时改变了回撤路线,减少了伤亡。
战前,步、炮、工、通、化等部门共同拟制了协同计划,并在相似地形上反复组织演练,使所有参战人员做到了敌情明、任务清、打法熟。战斗打响后,各兵种严格按协同计划协调一致行动。重点炮击开始半小时后,我突击队迅速前出,进至敌前沿前50米时,直瞄火炮开始射击,及时制止了敌人观察,有效掩护了破障队破障。与此同时,佯动分队开始实施佯攻,吸引敌人的注意力。通路开辟成功后,步兵迅速发起冲击,炮兵集中火力压制敌炮兵和55号阵地以东直射火器。搜剿打洞时,步兵首先用步机火力和手榴弹封住洞口,迫敌龟缩,尔后喷火兵前出喷火,确保全歼退守坑道之敌。由于战斗中各兵种、各分队配合默契,进攻的节奏感强,充分发挥了整体作战威力,没发生误伤现象。
战前准备各种保有力
战前,工兵分队秘密开辟了2条总长米的通路,部队回撤前又及时将通路扩宽,使整个出击作战中没有一人因触雷负伤;防化和工兵分队在我阵地内构筑了6个掘进式工事和前进指挥所,尽管我方阵地落弹数发,没有造成1人伤亡;通信分队构筑了2个坚固通信枢纽,埋设了5公里电缆,在41号阵地至34号阵地开设了接力机,并向出击分队架设了14对被覆线,开设了8部各型电台,战斗中通信联络始终畅通无阻。在出击距离远、地形复杂、行动困难的情况下,后勤开设了4个野战包扎所,并采取接力倒运的方法后送伤员,提高了救治效率,把牺牲人数降到了最低限度。
政治工作深入部队英勇强
战前,我们深入进行了“发扬老山精神,争做优秀老山战士”“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”“出击作战的正义性和必要性”“保持崇高的革命气节”等内容的政治教育,通过召开“奉献我青春、强盛我中华”演讲会、“争当突击队员夺标会”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发动,大大激发了广大指战员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战争正义感。
战斗中,他们英勇顽强,奋力冲杀,不惜为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。有的冲锋在前,第1个突破敌阵地,最后1个撤离;有的被打断左臂,就用右臂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;有的身负重伤昏迷过去,醒来后继续战斗;有的舍生忘死,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战友。他们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、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革命气节。他们有功不要功、有功不争功,自觉把功让给在出击战斗中献身的烈士、让给伤员、让给其他同志,表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