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石家庄放宽就业困难认定标准,打破户籍界限 [复制链接]

1#
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 http://www.xuexily.com/m/

石家庄市人社局近日会同石家庄市财政局下发《石家庄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》,从放宽条件、扩大范围、就业帮扶三个方面,修订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。新标准打破了户籍界限,认定范围也由之前的7类人员扩大到了14类。

据介绍,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,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,可申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;被用人单位招用,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,用人单位可申领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,上述补贴政策期限一般为3年,初次享受政策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,可延长至退休。选择进行创业的,符合条件还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、初次创业人员社保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。

——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修订完善的三个方面——

1.放宽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

原文件要求本市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,进行了失业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员,才可申请认定就业困难人员。

新文件打破了户籍界限,在原有范围基础上,将在常住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(以公安机关核发“居住证”为准)的非本市户籍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覆盖,进一步放宽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条件。

2.扩大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范围

认定范围由原来7类人员扩大到14类人员,增加了“戒毒康复人员”“精神障碍康复人员”“烈属”“随军家属”“单亲家庭人员”“长期失业人员”“市政府确定的其他就业困难人员”。

将“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员”修改为“建档立卡脱贫人口”,进一步加大对脱贫人口的就业帮扶力度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
3.加大就业援助帮扶措施

县(市、区)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管理台账,落实定期联系和跟踪服务等工作制度。

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,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,指定专人负责,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计划,明确服务项目和步骤,开展心理疏导,组织参加职业培训,跟踪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。

对其中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创业且符合相关条件的,可通过公益性岗位予以优先安置。

■文/河北青年报记者张蕾

■编辑/刘军

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